您的位置:首页>资讯 >

荣耀时刻|微软荣获 “中国雇主形象奖”技术与创新,皆不可辜负

2022-03-25 09:19:18    来源:榕城网

期,软荣获Universum 2022中国雇主形象奖,因“创新”和“拥抱新技术”被全国大学生选为理想的职场归属。创新、新技术对科技型企业的重要不言而喻,但要保持创新、不断突破却是难上加难。因此,我们特地邀请到中国区Chief of Staff高砾琦亲述在软多年的经历、观察和感悟,借此一窥为什么技术创新能够成为软人的日常。

探索无界一路火花带闪电

2014年,我从美国留学归来,通过管培生计划加入了软,起先担任解决方案顾问,然后在渠道部门负责销售管理,中间还一度离职创业,去见识了一下外面纷繁的世界,但兜兜转转之后发现,无论文化也好,团队也好,工作惯也好,软都非常令人怀念,于是我去而复返。

回望我在软的历程,还真“闯荡”过不少部门。当然,这在鼓励内部轮岗的软来说,并不算什么特例。

早在管培生时代,我便经受过创新的“洗礼”了。那时,和同一届的小伙伴们,基于信智能云服务,针对商业场景,前后花了半年时间开发了一款小程序。很多前辈对我们这个稚嫩的点子都无私地施以援手,很有一股子呵护新人的热情。最后,我有幸作为团队代表,将这个创新项目向全球管理层的领导做了演示。令人不敢置信的是,软董事会成员居然和我们一起完成了线下汇报会,亲自给予指导。这次美妙的热身,令我获益匪浅。

软一年一度Hackathon活动现场)

往后,在软跋涉的日子里,我参与或主导了更多的项目,毫不夸张地说,每个项目都是在以前沿科技之力推动创新,区别只在于程度的高低。这一步步走来,先后接触过各式各样传说中的“黑科技”,比如软名声在外的混合现实眼镜HoloLens,让我亲眼见证了栩栩如生的虚拟世界,那种“虎躯一震”的感觉至今无法淡忘。

软雇主形象奖电子奖杯拥抱新技术

数智化转型,安排!

前几年,人工智能这一技术远未像今天这么火爆,但软已经率先出击,属于最早的那批先行者之一。我们利用计算机视觉、机器、语音识别、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的AI技术,为多家大型企业加速智能化转型,其中与华夏基金的战略合作,给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。

金融行业数据量庞大,需求多元,AI在这个舞台上可以说是“天赋异禀”。此次合作主要聚焦于智能投资,包括通过模式识别预测市场走势、基于深度挖掘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、基于机器方法论进行行业轮动的研究、基于大数据构建金融图谱、基于社交网络与应用软件等使用数据识别并深度了解客户等,应用范畴相当广泛。AI算法可以实时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,向着既定目标,调整投资策略,完全不受情绪的干扰。

另一方面,智能投顾也受到重点关注,凭借不断完善的端到端机器能力,可以优化相关服务,打造出心态冷静、反应迅捷的AI投顾专家,基于每位客户的画像,千人千面地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。借助AI技术和投研体系的结合,更深入地挖掘数据,在主动以及被动投资领域都能获得宽广的视野,捕捉更多机会。

再举一个其他行业的例子吧。软在2018年就和东方海外国际(OOCL)强强联手,帮助其改善航运业的网络运营,以提升效率。该公司每月处理的船舶数据超过3000万条,涉及到多方和多种变量,挑战颇为艰巨。软依托深度和强化等AI技术,预测分析船期表和泊位活动,优化航运操作,以毫秒级速度计算出最佳运输路线。经过前期15个星期的尝试,便预计每年可节省上千万美元的成本。

入职之前,我和大多数同学一样,对软的认识还停留在Windows、Office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产品上;入职之后,真正距离接触到尖端科技,我才慢慢意识到,软远远不仅是面向C端消费者,还有大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专门提供给B端企业。哪怕是Windows和Office,也“隐藏”着很多高阶功能和应用场景,只对商业客户开放。

软雇主形象奖电子奖杯:创新)

缺失的关怀

创新不光该有锐度,更该有温度。技术最终要把人类引向何方,值得很多疾速奔跑的企业深思和警醒。知易行难,“科技向善”这样的漂亮话,很容易成为空头支票,但软是始终如一地在用行动诠释这一点,甚至已将其刻在了自己的文化中。对此,我通过亲身参与和观察,可以说是深有感触,有时候,真的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细节,就能引发大大的感动。

软视障员工开发应用程序,可在手机和特制眼镜上使用,帮助视障人士“看”世界)

比如我们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星巴克。双方虽然在主营业务上不搭界,然而在理念上有一个共通之处——都讲究人文关怀。和软一样,星巴克也招募了许多残障人士,因此很想为他们打造更舒适、更美好的工作环境。于是,在软协助下,星巴克借一系列技术手段,譬如基于文字识别的语音播报、盲文优化等,促进了无障碍沟通,使这批特别的员工在岗位上自信自如地发挥,实现自身价值。

事实上,你不用成为软员工,随便在网上搜一搜,就能看到大把有爱的新闻:软打造“盲文AI导师”的应用,采用AI语意识别技术以及Azure语意服务,寓教于乐地帮助学生提高盲文认知水软推出Seeing Al人工智能辅助视觉方案,依靠智能云上的视觉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,分辨摄像头拍摄到的场景,然后以语音的方式向视觉障碍使用者描绘出来;软剑桥研究中心的张海燕女士,为一位年轻的帕金森患者Emma设计了一款同名手表,制造震动来减少大脑发出的错误信号,从而使其像正常人一样控制手部动作。当Emma第一次戴上手表,工整地写下自己的名字时,不禁喜极而泣。

科技本身是冰冷的,但当注入人的温度后,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光与热。

软与公益组织合作,用AI语音技术助力视障人士听世界

从底层到上层,全链路创新

接下来,咱们聊点硬核的话题。在软,创新贯穿了从前端到后端的整条价值链,没有一个环节是孤立在外的。

最关键是扎实的底层,软持续地、长期地对基础研究进行投入,从根本上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和创造。众所周知,我们在全球设有八大研究院,其中软亚洲研究院是最早一批由跨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的科研机构,发表过很多重量论文,也培养出许多传奇人物。这就像建造大厦一样,基础研究做好,便是把地基打牢。

基础研究之后,便轮到产品研发了。软有专门的团队助力实现产品化,不管是面向C端消费者,还是面向B端企业。这个过程会遵循一套系统的方法论,其中凝聚了软多年深耕的智慧和经验,经过反复的论证,不断反馈和迭代,循序渐进地完成。在这个框架之内,一样会有亮眼的创新涌现。

产品研发之后,就得考虑落地应用了。标准化实施基本没有自由施展的空间,这不难理解;然而针对客户提出的某些特定场景,完全可以开展“小而美”的创新。注意,所谓的“小”,只是相对于可能会颠覆整个行业的基础研究而言的。此外,硬件创新、应用开发创新、软云的本地化实施等,覆盖面很广,每一点都是推陈出新的契机。

我们在国内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客户,思路特别新颖,能提供一些能够大展身手的场景,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案例。我一直觉得,技术归根结底是人在使用,所以人的心态比技术本身更有挑战。软从组织制度到内控流程等等方面进行调控,来降低新技术带来的不确定,从而提升员工的安全感,同时也大力鼓励创新,包容员工的失败,增强大家的积极。这样多管齐下,才能完成从基础idea到产品、从产品到应用、从应用到实际产出的一整个流程。”

技术的亲密接触

大部分软人都是科技圈“自来水”,会自发关注技术热点和市场动向,几乎每个人都有敏锐的小雷达、小天线。个人兴趣固然是强劲动力,但从公司层面来看,软一直为员工掌握新科技、新思路、新趋势提供全方位的支撑。

举办面向内部和外部的众多专题分享会属于常规操作,经常邀请行业专家或技术大拿主讲才是亮点,此中不乏豪华的嘉宾阵容。同时,各个部门也会主动发起研讨、指导或会,会上畅所欲言,会后则有小组讨论。公司设立了专门团队去收集每周的重点科技资讯,整理成简报发送给全员,让大家同知识保持无缝衔接。

要跟上技术的快速迭代,充电一定不可或缺,而软对此有充分准备。我常跟新员工开玩笑:这里的资源,你花7×24小时都看不完、取不尽。公司有卷帙浩繁的员工图书馆,有形形色色的员工培训,还有员工支持项目,赞助员工参与专业认证和考试。从先锋的实验室技术,到成熟的商用技术,无所不包,只等学霸们来解锁。

每天都能学到新事物,汲取新知识,开拓新视野,正是促使我长久留在软的原因之一。

尾声:创新没有尾声

2022年开年,软就官宣了一条大新闻:耗资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。我作为暴雪真爱粉,自然是激动到不行。云、MR、AI、元宇宙……软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,永远抱着满满的好奇心,探索未知,迈向未来,下一个惊喜,在前方,在路上。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